孩子与离婚

本页图片/档案 - 5_3_2_1抚养权 探视权

  • 不要以为孩子不需要明白父母的离异,孩子旁观父母冲突和分离,内心会产生许多疑问和猜测。
  • 用简单及容易明白的说话,向孩子解释父母因相处困难需要分开,强调这是大人的决定,孩子沒有责任。
  • 用体谅及接纳的态度回应孩子的不安情绪,例如:『我明白你因为我们要分开而很不开心…』
  • 重覆保证父母对子女的爱和重视,例如 :『虽然爸妈要分开,但我们仍然爱你们,你们也可以同样爱爸爸,也爱妈妈。』
  • 具体的告诉孩子在父母离异后的安排,鼓励提问,更可能在安排上听取他们的意愿,例如 : 与谁住,谁接送他们往见另一方面父/母等。
  • 不要让孩子产生错觉认为父母离异是他们造成的。
  • 最好父母双方一起向孩子解释。可以的话,给孩子大约1至2个星期的时间去调适,並鼓励他们提出心中的疑问与担心的问题。
  • 不要强迫孩子在父母之间作出选择,一切应以孩子的最佳福利为安排的大前题。
  • 让孩子明白父母离婚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事,需要彼此坦诚面对。
  • 如孩子能理解的话,让他了解,父母为挽救婚姻曾付出过那些努力。
  • 将离婚的事实告知孩子生活中一些重要的人,如 : 老师、褓姆等,好让他们可以多留意孩子並给予支持。

 


 

孩子与同住父母关係的适应

同住父/母的感受

  • 研究发现单亲最大的压力是寂寞,容易将子女成为生活焦点,寻求情绪慰藉。
  • 单亲的亲子关係,容易渗有内咎,愤怒等情绪。父母要了解自己的感受,切不可过份迁就子女作为弥补自己的内咎感。
  • 同住父/母或会将他/她对离异配偶的敌视愤怒投射在子女身上。例如:妈妈对儿子说:「你和你衰老豆一样那么自私」。
  • 同住父/母可能对子女的爱缺乏信心,甚或恐怕子女较喜欢离异配偶而忽视了自己对他们的牺牲。

 

适应生活的转变

  • 适时让孩子了解一些可能面对的生活转变和计划,澄清疑虑,会较易适应。
  • 父兼母职或者母兼父职都不容易,需要从新学习,让孩子了解父/母的限制,增加谅解。
  • 适当地放松一些对家居标准,如起居准则、整洁要求,以减轻压力。
  • 可与孩子一起商讨或重新订定家庭习惯或规律,如按孩子的年纪和能力安排家务。

 

孩子与你

  • 无论多忙,也要安排与每个孩子单独相处的时间,可以是半天或半小时,与他一起做他喜欢的事,表达自己的爱和关怀,鼓励他们多表达自己在适应上的困惑和感受。
  • 让孩子明白父/母爱孩子的方式有很多,不仅买东西给他、带他去游玩,还包括给予适当的管教和锻练,灌输正确做人道理。
  • 如发现孩子有不对,可直接跟他讲,不要拿出前夫/妻的缺点作比较。
  • 若你决定让孩子作选择,需向他保证这不会影响你对他的爱,並用行动証明,你真能接受及尊重他的决定。
  • 让孩子明白虽不能改变父母异离的事,但还有很多事可帮得上,如做好份内事、帮忙做家务或投入日常生活等。

 

协助孩子维系与不同住父/母的关係

  • 鼓励孩子多跟非同住父/母联络,並协助前配偶多方面了解及参与孩子的事务,如学校生活、嗜好、特长等。
  • 不要用限制孩子与前夫/妻接触的方式来惩罚对方。
  • 不要因前配偶不支付赡养费而禁止孩子与其接触,以牙还牙,只会对孩子带来双倍的伤害。
  • 把交接探视的安排做得愉快一点,使前配偶不至因躲避可能与你发生冲突而放弃探视孩子。
  • 在对方的生日和一些特殊日子裏,鼓励孩子送上手工、图画或礼物以示心意。
  • 向子女解释他们並沒有责任去处理父母间的分歧,例如:「我明白你很关心我们,请放心我会好好跟爸/妈讨论此事。」
  • 若非同住父/母很少跟孩子联络: 让孩子知道尚有很多亲友疼爱他,可安排一位男/女性亲友多探视或接触孩子,提供正面的性別角色示范。
  • 若父/母少联络,可告诉孩子:「我明白你可能因此感到…,但这不等如你不值得爱,可能是父/母尚未处理好自己的事情。」

 

孩子与非同住父母关係的适应

非同住父/母的感受

  • 忧虑自己与子女的关係会渐渐消失。
  • 因不能与子女共同生活,与子女关係感觉陌生和疏离。
  • 恐怕子女给抚养那方 “洗脑” 而导致子女不接受自己。
  • 有时会感觉与子女关係很不真实。例如:每星期只一次探望机会,而大家也需要时间互相适应。到了大家能适应时,又是子女回家的时候。
  • 有部份父母不能面对探望带来的不安而会选择放弃与子女见面。
  • 很多沒有抚养权但要给予子女生活费的父亲会有不公平的感觉。他们认为子女支持同住的一方,而跟自己的关係则很肤浅。

 

非同住父母需关注的要点

  • 切勿为了忘记往事,一并忘记子女。研究显示,若孩子在父母离异后,仍旧得到父母双方的关怀,维持稳定的亲子关係,可减低心灵创伤,有助身心适应。
  • 良好的亲子关係,绝非由抚养权决定一切,在于孩子与你相处的经验和感受。
  • 向孩子保証他仍旧是你心目中的好孩子,可自由跟你联络及接触。
  • 赡养费是非同住父/母对孩子的承担和照顾的表现,需定期及准时支付,不可根据与前配偶的关係和子女在探视时的表现挂勾。若有实质困难,应及早与对方商讨或寻求调解。
  • 可多主动透过电话或e-mail等作日常沟通,间歇地送些有纪念价值的小礼物、相片、或随身物件,也可鼓励孩子写信、画画或做小手工给你,均有助维系亲子感情。
  • 切忌为了补偿离异的罪咎,过份纵容或以物质满足子女,试与前妻/夫协调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物质需要,合理地安排。
  • 掌握孩子日常生活节奏,学校活动,学习交友,兴趣嗜好等资料,有助拉近彼此距离。
  • 可能的话,非同住父/母可于居所内预留一些地方摆放孩子的物品,增加归属感。

 

探视应注意

  • 有规律及可预知的探视,有助与孩子建立安全感和具信任的亲子关係。
  • 有弹性地运用探视时间和活动,发掘与孩子的共同兴趣,例如一起打羽毛球、旅行等。
  • 探视时,孩子需要你的专注,不断讲电话或处理私人事务,他会感到不受重视,将心事收藏。
  • 探视的安排应尽量配合孩子的日常生活节奏、年龄喜好。尊重孩子需要让他们也可参与订定。
  • 探视时,有时可不妨留在家中一起下棋、弄小吃等,可多角度认识孩子日常的表现。
  • 若未能依约探视,应尽早知会,表示歉意,並说明原因,理解及接纳孩子的失望和愤怒。
  • 突然单方面终断探视或失约容易引起孩子不必要的揣测,对你失去信赖,造成伤害。
  • 若孩子拒绝探视,切忌催逼,尝试以不同渠道表达你真切的关心,理解他也会经歷挣扎和哀伤,鼓励他表达内心想法和感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