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好好地活一回》

梁芷凌
2013年11月28日,香港大学医学院毕业典礼中,一位病重住院的应届药剂系毕业生伍庭发,坚持带病出席毕业典礼,医生为他注射过止痛针后,他坐在轮椅到场,苦撑着瘦弱的身躯站在台上,亲手接过毕业证书和奖项。当日全场2,700名师生及家长起立鼓掌,向他致敬。笔者每次看到他亲手接过毕业证书和奖项的这张相片,心中总有一份触动的感觉,触动是来自伍同学对生命每一分钟的热忱。按报章的记载,伍同学原是立志行医,但在高考前两个月,不幸证实患上一种罕见的癌病,他需要接受切除神经缐手术,手术后右手只剩下两个指头可以活动,但伍同学並沒有放弃学业,每日以左手锻鍊书写的能力,更以一级荣誉的成绩毕业。伍同学无论是读书还是玩游戏机,都能够取得第一,他十分喜爱玩游戏机,但他总会在完成功课后才拿起游戏机。此外,他自发在课余学习日文,当年与五名同窗结伴到日本旅行,旅游时伍同学坚持大家以日文作基本沟通语言,结果朋友虽懂得用日语向人问路,惟他忘了朋友们根本听不懂日语,问了路还是迷路,这事真令人哭笑不得。
伍同学並不只是一个勤奋读书,坚毅抗癌的学生,他还是一个忠于自己、勇于在生活中自我挑战,亦会活在当下,享受生命每一分钟的人。从伍同学的生命中,我看到他对生命的热诚和对学业的坚持,可能他的坚持会让身边的亲人为他感到吃力,或许有人会问:「为何你不放下沉重的学业去好好享受余下的生命呢?」。但作为一个有理想的人,坚持自己的理想,幹自己喜欢的事情,尽自己的能力为自己的理想去付出和打拼,生命才变得圆满,亦活得无憾。虽然伍同学在毕业礼后三个星期因病离世,一生只活了廿二载,但他善用了他对生命的热情和盼望,好好地活了一回。
「每个人只可活一次,你不会再次扮演同样的角色,经歷同样的经验 。即使再来一次,你活着的世界也不会完全一样,你不会有相同的父母、兄弟、家人、朋友,地球也不会是同样的面貌。千万不要等到只剩下最后一次机会,才去珍惜海洋、天空、星星、家人,现在就睁大眼睛去欣赏。」节录自《用心去活》 (Elisabeth Kubler-Ross & David Kessler)
若让我们去选择自己的生命模式:过着只为了生存的生活,还是享受一个有活力的人生,你会如何选择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