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离婚的心理轨迹──把握挽救关係的机会》

IMG_3833

胡文佩

处理过很多离婚个案,见尽伤心凄凉的面孔。被遗弃者往往感到不甘心,更不明白配偶为何如此决绝。有些人充满怨愤,伤身又伤心;有些人望穿秋水,却不得要领,悲痛难言。其实,离异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心理过程呢?我们如何得知,在什么情况下,这段婚姻还有挽救的可能?在什么情况下,我们需要面对现实呢?

一个人要选择离开自己的配偶,放弃自己的婚姻,是经歷过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心路歷程的。在自由恋爱的香港社会,人盼望在婚姻裏找到满足快乐。于是,人对配偶会有期望,包括实际需要及心理渴求。在相处过程中,两人都会付出爱心,产生婚姻满足感。但人始终不是完美的,不能满足对方所有的期望。两人慢慢便调节对对方的期望。这过程倘若顺利,关係就会和谐起来。不然,失望就会累积,甚至怀疑彼此是否适合作夫妻,是否手分会好一点。这第一次「分手」的念头,就是离异歷程的开端。

出现「分手」念头之后,配偶並不会即时离婚。相反,他们会用尽方法去改善及挽救关係。倘若夫妇能够积极面对,努力明白及回应对方的需要,及对自己的期望作出合乎现实的调整,放开一点,並处理自己的心结,就能跨过分手的危机。不然,失望的一方就慢慢「心淡」起来。这个心淡的过程可以歷时很长,且是静悄悄的。很多人都无察觉到配偶已经渐渐疏离,对自己的感情已经渐渐淡下来。此消彼长下,失望者对配偶的不满会持续增加,夫妻关係亦越来越恶劣。当这恶劣的关係到达一个不能容忍的地步时,失望者便到达婚姻的终点,不可能再回转。

由期望到失望,由努力改善关係到放弃挽救关係,由心淡到不能再容忍。透过了解这个离异的心理过程,你得到什么提醒呢?你与配偶是否已踏上这个歷程呢?盼望你趁着大家还未走得很远的时候,把握时机,努力建立你的婚姻。